租房過程 第一天 :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第二天 :與第 5 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 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最終決定 :申請一棟 27 ㎡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 10 分鐘, 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 4 月,所以我在 3 月 17 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 5 家不動產( 3 家預約、 2 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 :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 )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 30 分鐘內,最好能在 4 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 8 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 40 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 10 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 5 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 午 :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 2 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 Able )某分店商談 ,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 18 ㎡,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
在台灣廟會裡,有一群臨時工,稱之為「旗工」,他們從來都不是廟會主角,是一群不被注意的螺絲釘,現實上令人吃驚的是,他們大多由遊民組成。在北部,旗工的召集人「蕭大哥」年約60,平日開發財車打零工,有遶境或出殯需要旗工時,再幫忙找人。
我們在4月與蕭大哥相遇,一直等到5月,才等到一場旗工出班的日子。但那不是廟會遶境,而是出殯陣頭。5月21日,蕭大哥與上百位臨時工,一大早集結三重,來送地方老大一程,這天要走2小時,但是上午7點多集合,得等到中午告別式儀式結束,出殯隊伍才會出發,圓滿結束都午後了。
在這些臨時工裡面,61歲白髮蒼蒼的劉大哥告訴我們,他的雙親都過世了,剩他一個人,平常睡騎樓,年紀大了只能靠扛旗子賺錢,整個5月只有這場打工,賺500塊,現在一天吃兩餐泡麵,無可奈何。
出發之前,幾位臨時工大姐被退貨,因為請主忌諱女性扛旗子,蕭大哥一臉焦急,一邊緊急調度人手,一邊掏一百塊請大姐們休息,向她們道歉,「歹勢、歹勢,下次再補妳們。」
拍攝的這天,梅雨要下不下,氣溫又悶又熱,一個70多歲的阿伯在集合時,才剛拿旗子走沒幾步路,突然摔倒,手流血受傷。阿伯一臉驚恐,原本不願回家想要硬撐,最後在眾人相勸下,才肯離開去醫院治療。
有廟會或喪事陣頭時,這些遊民就不再是遊民,而是有收入有工作有尊嚴的人,然而,這份旗工到底是怎麼樣的工作?且看下一篇訪談。
影片、圖片:影巷26號、Dino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下載、引用)
🎥🎥高畫質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QBi4HYZI0&t=22s
相關報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