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2的文章

最新文章

玉米正確保存方式,這樣放一周以上沒問題,很多人都做錯了。

冬 天裡的玉米蘿蔔排骨湯很好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玉米的保存方法!甚至都做錯了! 新鮮的玉米買回家不煮的話,放在冰箱沒幾天,很容易乾掉㿜掉,就算用保鮮膜把它包起來,保濕效果好一點,但是也不是最好。 現在的玉米又甜又好吃,一條才10塊錢,每次看到媽媽們衝上去搶購一通,又擔心製造家裡垃圾,因此拼命的把玉米葉丟在地上,開心地成為玉米富翁的同時,其實已經犯了大錯。 如果家裡的玉米一時之間吃不完,沒有馬上要煮,那麼 不應該把玉米葉給剝掉,而是整根帶回家,連同塑膠袋包好放在冰箱,這樣放一個禮拜以上玉米還是一樣水嫩。 玉米水嫩的證據菜刀最知道,像圖片中的玉米,我已經放了一個禮拜以上,但菜刀切下去的時候還可以輕易的斬斷玉米,並且還有點水噴出來,那表示保鮮很成功。 這個方法不是我發明的,是我參考日本農林省的教學,不相信的人可以試試看。 看更多: 大小漢差真多!15公分!玉米筍巨嬰看過嗎 如何挑選不會苦的竹筍?煮出如水梨般的沙拉筍?日本料亭這樣做

沒有土也能活!一個人作業的農場奇蹟

5年前,沒人相信,熱帶氣候的屏東地區種得出來水耕蔬菜。一位 26 歲的傻小子,沒有農業底子,打破了這個限制,土法煉剛種出水耕蔬菜,賣進超市。 他是國境最南、也是高屏地區唯一具規模的水耕蔬菜農夫, 他的存在,連屏東農業大學的課程面試人員都感到訝異,當面對他說:「屏東有水耕蔬菜?!屏東種的起來喔?」他聽了傻眼:「那我這幾年種的是什麼?」 ★★鄉間小路 發現美麗京都水菜★★ 有一種藍,叫熱死人的藍!盛夏中午,車行抵達屏東內埔,這裡檳榔樹真多,不過我們要找的不是它,而是一處躲在鄉間小路的溫室農場。這座溫室沒有土壤,而是用「水」當植床,種了好幾排的十字花科的小白菜、奶油白菜、青江菜、芥蘭菜等,株株鮮綠挺拔。 眼前這片綠油油,令我們驚豔的是京都水菜,這是台北餐廳拿來煮火鍋、做沙拉的日本高級菜,溫室主人林子軒淡淡的說:「南部人還不懂吃,反應普普,所以有時候都寄到北部。」 問他什麼菜賣最好?土耕蔬菜和水耕蔬菜哪種好吃?他想了一下,說:「水耕的小白菜和奶油白菜,比較沒有土味,很受歡迎。不過,喜歡土耕蔬菜的人會嫌水耕蔬菜沒有菜味。其實,也不用特地分水耕、土耕,應該說多吃菜最好。」對土耕或水耕蔬菜不偏不倚的中肯回答,或許和他的出身有關。 ★★捐肝救父後 走不一樣的人生路★★ 林子軒今年 31 歲,種菜資歷 5 年,在此之前,他並沒有務農經驗。家裡是做蔬菜批發買賣,從爺爺那輩開始、父母接著做,他大學畢業後幫忙送貨。 做這一行,天未亮就要起床開車到九如里港,向農民買進蔬菜,再賣到行口去。因為天天要搬菜,非常消耗體力, 一籃苦瓜重30~50 公斤,產季的時候一天要搬5千多公斤,再怎麼孔武有力,搬個幾趟下來,很難不腰痠背痛。 在工作後,林子軒的父親習慣喝一杯放鬆,長年下來喝到身體出狀況,喝到肝硬化末期必須換肝 , 身為長子的他,在血型配對成功後願意捐肝救父,「爺爺在世時希望看到我娶妻生子,未能如願,我不希望父親也是。」 當時醫師千交代萬交代,肝臟移殖後,病人如果能戒酒、好好保養身體,還能活  1 、 20 年,如果還是酗酒,換肝也沒用。 可惜的是,兩年後父親走了。 「我想他也沒辦法吧,因為長年酗酒傷到腦部,自制力變得很差;那環境累了喝一杯很正常,就算不想喝,有人找他喝就喝了,換肝後再回市場工作,酒是戒不掉的,兩年後病情惡化就走了。」 捐了三分之一肝臟的林子軒體力大不如前,以往搬貨時,疊個兩台 1

2022三奇美徑 彩繪稻田獨木舟 季節限定的金色相遇

 一早7點,吃過了礁溪最好吃的魚丸米粉,與令人上癮的切仔料,準備前往宜蘭縣三奇村。 錯過了熱氣球,幸好黃金稻浪還在,奉尊宮後面那一片,藍天稻田間的S小徑,被稱為「三奇美徑」。 這條小徑,美在沒有電線桿、沒有豪華農舍,美在改變不多,還是昔日的台灣農田風景。 風從山谷來,吹來了稻穗收割的香味, 廣大田野沒有人聲,只有撿稻穀的麻雀嘰嘰喳喳,白鷺鷥追著收割機跑,獨木舟靜靜划過田埂水道,季節限定的金色相遇,好美好曬好好拍,錯過了就不再! 三奇美徑:冬山鄉三奇村三奇農路 冬山風箏節嘉年華7月9日、10日於三奇村舉行(活動免門票,奉尊宮前廣場停車要收費) 宜蘭県冬山郷三奇村の田んぼで毎年稲穂が黄金色になる6月〜7月にかけて多くの観光客が訪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三奇村の奉尊宮の裏手にある田んぼが広がる、電柱や農舎などの建物もなく、田んぼの合間を抜けるS字状の小道は「三奇美徑」と呼ばれます。 三奇伯朗大道は昔の呼び名で現在は改名され三奇美徑と呼ばれております。 いまから今月下旬までは見頃です。 アクセス 台湾宜蘭県冬山郷三德路395号 台湾鉄道 羅東駅 からタクシーで20分 文:Selina  圖:影巷26號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轉載引用) 👉 看更多: 有豬肝醬才有靈魂 越式法國麵包bánh mì紅什麼 為何越南咖啡不該去冰?從法式血統與豆子品種說起…… 迎神明送亡者上路 無名無聲的小螺絲釘 傳奇阿伯小禮服》阿伯用心做了3千件(上) 「心的引領者」-專訪木魚工藝 稻草捲心酥1/打卡景點再開放?農場主人給了最新答案 稻草捲心酥2/盤商拿神祕東西要求加工蘑菇 他拒絕後下場很慘

為何越南咖啡不能去冰?從法式血統與豆子品種說起……

「咖啡能不能去冰?這一杯冰塊也太多了!」 「我都喝黑咖啡,越南咖啡能有多濃?去掉煉乳、什麼都不要加 …… 」 到越南菜老字號「汐止銘記餐廳」吃飯,飯後一定要體驗一下什麼叫「超激!超厚!超甜!」的越南咖啡Cà phê。 銘記第二代吳坤玲告訴我們,創業以來只賣道地的越南咖啡。所謂道地,就是不被現實改變,努力讓大家接受原始喝法! 即使可能發生「慘劇」…… 例如,客人點冰咖啡,看到服務生送上一整杯冰塊,心想冰塊這麼多也太誇張了,要求完全去冰,她通常會力勸客人,越南咖啡就是要加這麼多冰塊,如果要去冰的話,不如改喝熱咖啡好嗎? 又如,越南咖啡一定要加煉乳、或是糖,她最怕的是,客人堅持不加,要喝黑咖啡!結果是咖啡上桌後,滴漏結束,喝一口當場皺眉,「喔,這個有濃喔!」客人驚訝這世間竟然有如此濃烈強勁的咖啡,喝不喝騎虎難下,空氣頓時尷尬起來……其實此刻,只要加入煉乳,風味當場不一樣。 號稱越南星巴克的高原咖啡連鎖店 越南曾是法國殖民地,法國人留給越南人 3 樣東西:咖啡、麵包及浪漫心情。 吳坤玲解釋,「東南亞天氣熱,越南咖啡又很濃,加很多冰塊才不會太快融化。在越南,有高級咖啡店也有路邊咖啡,人們一字排開坐在塑膠椅上喝咖啡,就算馬路煙塵很大,也要享受悠閒、浪漫的生活步調。」 不要小看越南咖啡,咖啡豆產量在世界排名第二 ,僅次巴西, 不 像巴西主要生產阿拉比卡豆, 主要品種是抗病、耐旱的羅布斯塔豆,有一些高原地區(如大叻)生產阿拉比卡豆,但產量不到 1% 。 在越南,約有 260 萬人從事咖啡生產,大多是 1 ~ 50 公頃的中小型農場,每年 10 月到隔年 4 月採收,以日曬或機器烘乾,外銷全球。( 此外,有些咖啡農在炒豆時,會添加奶油或巧克力增加風味。) 不同於阿拉比卡豆的柔順,羅布斯塔豆因為咖啡因、果酸含量比較高,所以咖啡偏苦、偏酸,在越南,咖啡多採用「法式深焙」手法,在長時間烘豆下,豆子內部油脂浮出,不只閃耀在咖啡豆表面,萃取後的咖啡也會閃耀光芒。 在風味表現上,法式深焙的豆子,酸味幾乎消失,滋味微苦,煙燻焦化香味與醇度極具衝擊力,不適合當黑咖啡飲用。 從豆子的誕生到沖泡方式,越南咖啡流著法式血統,充滿生活儀式感。 沖泡時,要將咖啡粉放入越南咖啡專用的不鏽鋼滴漏器,一滴一滴慢慢萃取,最忌心急,整杯滴完至少要 5 分鐘。 至於咖啡為何一定要加煉乳?也是始於法國殖民時期,因為鮮乳難

有豬肝醬才有靈魂 越式法國麵包bánh mì紅什麼

「如果你不會把刈包叫成漢堡,那就別把bánh mì叫潛水艇或三明治!」 外酥內軟、輕盈清爽,這是越式法國麵包bánh mì (拔覓,暫譯)的特色,因為外帶方便成了疫情下的街頭潮食,有些專賣店甚至沒開門就有人排隊。 自製、自銷越式法國麵包20多年的吳坤玲說,法國麵包雖然是法國人帶給越南的食物,不過越南人改變了配方,越式法國麵包外脆內軟,不像法國麵包嚼感紮實。 在台灣,有些人叫它潛水艇、三明治,「這說法有點怪,就像你不會把刈包叫成漢堡,越式法國麵包既不是法國麵包,也不是潛水艇或三明治!」 前面中間小碟就是豬肝醬 「越式法國麵包的越南話是『bánh mì』(拔覓,暫譯),單字的bánh是『餅』,含蓋所有麵粉、米做的東西,包括餅乾、麵包、包子、糕點等, 而『mì』就是麵粉、麵條,合起來就是有麵粉的餅,至於有夾肉的越式法國麵包,則是『bánh mì Thịt』(拔覓特,麵包肉的意思) 越南話的文法和中文是相反的,像中文講煉乳咖啡,越南話講咖啡煉乳,所以很多越南小姐點餐時會不自覺地說『我要一杯咖啡奶』!」 」 13歲以前,吳坤玲都在越南生活,「小時候在胡志明,街上會有一些推車賣著從工廠批來的麵包,但小姐太太們都知道哪個推車賣的最好吃,買完麵包,再去市場買火腿、泡菜、精肉團,回家後煮個湯,等待朋友上門聚餐,就是一餐隨意不失誠意的宴客美食。」 越式法國麵包吃法多元, 可以切片沾椰汁咖哩雞享用,或是麵包切開夾火腿肉或豬排,但說到傳統配料,就一定要有火腿肉、叉燒肉、醃漬泡菜(酸酸甜甜的紅白蘿蔔)、青蔥、小黃瓜、香菜、越南酸辣醬、生辣椒(可加可不加)等。 吳坤玲說,越南人用自製的豬肝醬,代替鵝肝醬,抹在越式法國麵包上,鮮、鹹俱足,脂滑迷人,讓越式法國麵包翻了一個層次, 「夾肉的越式法國麵包,靈魂就是豬肝醬!沒有豬肝醬的越式法國麵包,是寂寞的!」 「在越南可以買到豬肝醬罐頭,台灣也有進口,不過為了追求更好的風味,我們自己做豬肝醬,買豬肝回來剁碎、蒸熟、壓泥、小火翻炒,這種需要時間醞釀的美味,手續麻煩但值得,一吃忘不了。」 吳乾銘(吳坤玲提供) 吳坤玲來自越南華僑家族,「我爺爺是當年台灣派到越南的外交官,娶越南奶奶,1975年越南淪陷,家產充公,爺爺一度被關,家族幾經努力才陸續返台。爸爸(吳乾銘)來台北時已經33歲,靠打工過活,日子很苦,因緣際會進了電子家庭代工廠當作業員,有機會參與投資,賺

拆除日記 拆天花板

最近家裡大整修,這才知道原來拆除、泥作、鐵工、油漆、水電,各自是一門專業,各有各的師傅,技能雖不同,但身材大部分都很好👍👀 照片的師傅是專門做拆除的,原本應該至少是2位搭檔互補,因為疫情關係,「鼻子沒通過」,當場少了一位! 一夫當關,要拆木板、要家具移位、還要基本清除,進度緩慢,加倍辛苦。 「如果是空屋,就可以大面積的拆,因為有家具,只能一小塊一小塊邊拆邊看,尤其有神明廳在,更要小心天花板木作不能拉太快⋯⋯」 師傅說,有的同行不願拆除有神明廳的房子,因為怕萬一觸犯神威就不好了。 我說:「我們家已經上香報告過了,沒事的!而且房子不修理,神明也住的不舒服,別想那麼多😁。」 師傅點點頭,接著說,拆除要借力使力之外,還要注意安全,有時天花板的水泥已經裂了,木作一拉下來,天花板石頭也跟著自由落體,砸中師傅腦袋,這下就不用養家了⋯⋯ 或是拆除的廢料往下丟時沒注意、不小心勾到螞蟻(梯子🪜),一個錯誤連動,連人帶梯子摔個四腳朝天,就慘了😭!(好像絕命終結站情節😱) 注意自己也注意房屋的安全,遇到這樣細心的師傅,真的很感謝🙏(雖然日子還要痛苦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