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過程 第一天 :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第二天 :與第 5 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 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最終決定 :申請一棟 27 ㎡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 10 分鐘, 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 4 月,所以我在 3 月 17 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 5 家不動產( 3 家預約、 2 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 :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 )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 30 分鐘內,最好能在 4 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 8 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 40 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 10 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 5 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 午 :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 2 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 Able )某分店商談 ,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 18 ㎡,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
那一年夏天,我36歲,重新當學生,學了2年日語後,人生第一次踏上日本,從此忘不了那位在百年蕎麥麵屋裡的老奶奶。
89歲的老奶奶,和她的蕎麥屋,就在東福寺往伏見稻荷神社的路上(京都市東山區的本町通),夾在兩大觀光盛地中間的街道,偏偏沒什麼人氣。
(▲東福寺的夏天。)
這不是旅遊書上會介紹的美食グルメ,眼看從東福寺走到伏見稻荷神社還要十來分鐘,還沒吃午餐的我們,看到了「そば」、「500円」、「平房木柵門」,決定進去試試。
拉開木門,前腳剛踏進去,後腳忍不住後退,我卻感覺Dino已經堵在門口,只好轉過頭,小小聲的問Dino說:「確定要吃嗎?」
Dino說:「就吃啊!妳不要又想繞來繞去,非找到某家餐廳才肯吃。」
好吧!好吧!被刮了一巴掌,就進去吧。
眼前,是昭和時代的舊裝潢、小小廣播機流洩著聲音單調的新聞快報,牆上貼著舊海報,木頭櫃檯旁有一台老式投幣式電話,那種沒有手機的年代、無法準時回家的男人常用的救急電話。碗槽裡堆滿了杯盤,不知多久沒洗,後面的塌塌米座席,全是雜物,無法坐人,看得出來老奶奶就生活在上面。整間店失去了秩序,唯一正常運作的只剩冷氣……
看到先生鎮靜如常、臉上還有微笑,我硬著頭皮點了最簡單的蕎麥涼麵。
說實在的,讓一個瘦小、駝背的老奶奶,走路顛跛、手在發抖,拿起火柴點火、煮水、拆包裝煮麵,我們當晚輩的心情很微妙!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畢竟我們可能是今天中午唯一的客人。
分分秒秒難熬……終於,駝著背的老奶奶安全無事的把市售的加熱涼麵煮好了,送上桌時,令人無法忽視的是竹篩邊角上的發霉,但也只能用必死的決心,拿起筷子,開動!!!
老天保佑,不要讓我拉肚子!
儘管語言不怎麼通,老奶奶仍然開心的問我們一句:「好吃嗎?」我一邊用力收縮喉嚨,把麵吞進去,一邊點頭說好吃。
這不是旅遊書上會介紹的美食グルメ,眼看從東福寺走到伏見稻荷神社還要十來分鐘,還沒吃午餐的我們,看到了「そば」、「500円」、「平房木柵門」,決定進去試試。
拉開木門,前腳剛踏進去,後腳忍不住後退,我卻感覺Dino已經堵在門口,只好轉過頭,小小聲的問Dino說:「確定要吃嗎?」
Dino說:「就吃啊!妳不要又想繞來繞去,非找到某家餐廳才肯吃。」
好吧!好吧!被刮了一巴掌,就進去吧。
眼前,是昭和時代的舊裝潢、小小廣播機流洩著聲音單調的新聞快報,牆上貼著舊海報,木頭櫃檯旁有一台老式投幣式電話,那種沒有手機的年代、無法準時回家的男人常用的救急電話。碗槽裡堆滿了杯盤,不知多久沒洗,後面的塌塌米座席,全是雜物,無法坐人,看得出來老奶奶就生活在上面。整間店失去了秩序,唯一正常運作的只剩冷氣……
看到先生鎮靜如常、臉上還有微笑,我硬著頭皮點了最簡單的蕎麥涼麵。
說實在的,讓一個瘦小、駝背的老奶奶,走路顛跛、手在發抖,拿起火柴點火、煮水、拆包裝煮麵,我們當晚輩的心情很微妙!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畢竟我們可能是今天中午唯一的客人。
分分秒秒難熬……終於,駝著背的老奶奶安全無事的把市售的加熱涼麵煮好了,送上桌時,令人無法忽視的是竹篩邊角上的發霉,但也只能用必死的決心,拿起筷子,開動!!!
老天保佑,不要讓我拉肚子!
儘管語言不怎麼通,老奶奶仍然開心的問我們一句:「好吃嗎?」我一邊用力收縮喉嚨,把麵吞進去,一邊點頭說好吃。
老奶奶身世
牆上一角,貼著老奶奶的新聞剪報,主題是高齡化下、人口凋零的京都鄉鎮。
原來這家店叫「丹清」,老奶奶本名是藤村敏子,從二戰時期到經營現在。
「這裡是葫蘆的中間,中間最細的地方。」儘管地處東福寺與伏見稻荷神社之間,老奶奶的父親生前卻這樣形容這個地段。
食堂創立於1899年,超過一百年,老奶奶的哥哥在日本戰敗的前一年,戰死緬甸,父親則在終戰前夕身亡,時代悲劇拆散了這一家人;在戰爭中活下來的老奶奶,獨力扛起食堂,戰後經濟恢復、景氣愈來愈好,公司行號一間間開,受惠附近的總合病院,生意一度繁榮。
那時,附近任天堂公司的女性社員,午間時段會上門吃定食,晚上也有附近居民、男社員來喝點小酒。曾幾何時,任天堂搬家,居民凋零,景氣一去不復返,附近店家紛紛停業,只剩超市還撐著。
本町通是京都傳統的老區之一,既密集又狹窄,重建困難,加上景觀保護的嚴格限制,這裡很安靜很古樸很美麗,人口卻是淨流出。食堂這一帶的人口,在這10年內少了一千人以上……老奶奶守著蕎麵屋,守了70多年,到後期,愈做愈辛苦。
(前方招牌就是丹清)
那年夏天的蕎麥麵,味道很普通,也很難忘,幸好沒拉肚子。走出食堂後,我好奇的問Dino ,為何有勇氣捧場?!
「妳擋在我前面,我看不到店裡的樣子。當妳回頭問我時,我看妳的表情,以為妳覺得沒關係……」原來我們各自誤會了彼此的鎮靜,還有微笑。
再燦爛的太陽也有照不到的地方,再豐滿的葫蘆,也有瘦的地方。
4年過去了,不知道為什麼,我想起老奶奶的次數,比想起東福寺或嵐山多。
おばちゃん、お元気ですか?
那年夏天的蕎麥麵,味道很普通,也很難忘,幸好沒拉肚子。走出食堂後,我好奇的問Dino ,為何有勇氣捧場?!
「妳擋在我前面,我看不到店裡的樣子。當妳回頭問我時,我看妳的表情,以為妳覺得沒關係……」原來我們各自誤會了彼此的鎮靜,還有微笑。
再燦爛的太陽也有照不到的地方,再豐滿的葫蘆,也有瘦的地方。
4年過去了,不知道為什麼,我想起老奶奶的次數,比想起東福寺或嵐山多。
おばちゃん、お元気ですか?
(嚴禁盜用或節錄、轉載文章,引用、合作請來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