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租的房子是 27 平方米的單人套房ワンルーム,文京區,月租 8 萬日圓,在東京 23 區屬於中價位,但在外國人租房費用裡,屬於中低價位。 (據統計,2025年 23 區的單身物件平均月租 9 萬 6316 日圓,家庭是 23 萬 1762 日圓。) 昨天民宿來了一個倫敦女孩,下周二要涉谷的學校要開學了,才緊急抵達東京開始找房;她的英語不動產公司介紹租房時,同樣從 1DK / 1LDK 起跳(傢具網路全),月租 10 幾萬日圓。這讓我想起,在台灣,留學代辦介紹的房仲也是這樣,物件從 1DK 起跳、月租14萬起跳。其實,生活起居豐儉由人,我這一年的存錢還不夠讓自己當大爺,所以能省就省,住簡單小房就好。 日本和台灣和不一樣的是,第一次租房簽約時,除了首月房租以外,有不少管理費、押金等東加西加的費用,全部合計叫「初期費用」,同樣的月租,初期費用也會差很大。要記得,計算一年的房租是否便宜,要用一整年的花費來算,而非只看一個月租金。 像下面有兩張估價書,同一區同樣月租 7 、 8 萬的房子,一間初期費用破 40 萬,一間不到 30 萬(我的房子第一次估價時),這差價可以拿去買冰箱家電了。 我的電梯套房的初期費用估價書:27萬。 同區同類型的其他套房初期費用估價書:40多萬。 為什麼會如此? 首先了解初期費用有哪些? 日本租房,除了房租和管理費(共益費)以外,還有敷金(押金)、禮金(給房東的謝禮)、仲介費、保證公司費用、換鑰匙費、火災保險、 24 小時生活支援費用、驅蟲消毒費、室內清掃費等,相當月租的 4 ~ 6 個月,而且這筆初期費用是不退還的,所以,日本人通常不喜歡搬家,換住處的成本太高了。 我來東京找房前,有位脆友嗆我說,有很多免敷金、禮金的物件可以找,還拿出關西租房網站佐證他的說法。哈!租賃市場每年都會變化,不同的城市有不同市況。東京 23 區的確也有不用敷金、禮金的物件,但那不一定是好物件,也不一定願意租給外國人。 往下講之前,請先了解日本租房的幾個重點: 1. 房型與格局 日本的租房格局通常以「數字 + 字母」表示,主要有: ワンルーム( One Room ):有簡單廚房衛浴的房間,適合單身租客。 1K ( K = Kitchen ):數字代表臥室數量,比ワンルーム多了一道門或空間設計上有隔開廚房和臥室。 1DK / 1LDK : 1DK ...
「大小漢哪A差這麼多!」
時近中秋,筊白筍、玉米等烤肉食材大量上市,這天我在市場發現一樣好食材!個子嬌小、長的像玉米又不像,綠色外皮帶有鬚鬚,牌子上寫玉米筍一支2元,喔,原來這是玉米筍!
可是印象中,玉米筍不是都一根一根整齊躺好在塑膠盒中嗎?而且小小的、沒幾根就一盒,一盒35元左右,這裡的玉米筍賣的也太便宜了!
「哇,怎麼這麼大支!」看著媽媽們邊翻邊找,專挑又胖又粗的,手腳俐落,我也趕快蹲下來挑選,這一蹲,我的媽呀,快給我循利寧,腳麻了啦!
因為大小支真的差很多,不好好挑不行,大支的又胖又粗,長達15公分耶!鄉民們,我沒騙人,用尺量的確是15公分,一般尺寸也不過10公分長!所以同樣一支2塊,當然要又粗又長的才划算啊!
(▲原本一支賣2塊,挑到後來剩下的一支1塊,蹲在地上挑選,真的很考驗腳力!)
它是玉米不是筍,純粹還沒剝殼之前,外型尖尖像筍子,才叫玉米筍!(我小時候沒看過帶殼的玉米筍,一直很疑惑。)
玉米筍的產期也不長,據說就是玉米成熟前、約六七月是旺季,不過,九月也有一波。
現在有農夫專種玉米筍,是紅鬚的,這種玉米筍已經不是疏果打下來的玉米附屬品了,成了正式的經濟作物。
(▲後來又買了一次,每次都只花20元,量就這麼多!感謝辛苦的農夫,我會珍惜的!)
擔心啊擔心,幸好清炒之後,大小支都一樣清甜脆口,但認真比較起來,一般尺寸(10公分以下)口感比較細嫩,而且,有些大支玉米筍吃起來已經有玉米殼的粗糙感。
看來,不是大就是好。
(▲以上僅是示意圖,玉米鬚愈乾淨愈好,枯掉的黑的不要選!)
另外,我聽不少媽媽們說,挑選乾淨的玉米筍鬚鬚,可以煮水當茶喝,據利尿、消水腫,我好奇試過一次,煮好後一整鍋的水呈現金黃色,有種香味,味道微甘,但沒感覺有什麼功效。
話說回來,中秋快到了,這批帶殼的巨嬰玉米筍,直接拿來烤,應該會很好玩!
作者:Selina
(嚴禁盜用或節錄、轉載文章,引用、合作請來信)
看更多:
時近中秋,筊白筍、玉米等烤肉食材大量上市,這天我在市場發現一樣好食材!個子嬌小、長的像玉米又不像,綠色外皮帶有鬚鬚,牌子上寫玉米筍一支2元,喔,原來這是玉米筍!
可是印象中,玉米筍不是都一根一根整齊躺好在塑膠盒中嗎?而且小小的、沒幾根就一盒,一盒35元左右,這裡的玉米筍賣的也太便宜了!
「哇,怎麼這麼大支!」看著媽媽們邊翻邊找,專挑又胖又粗的,手腳俐落,我也趕快蹲下來挑選,這一蹲,我的媽呀,快給我循利寧,腳麻了啦!
因為大小支真的差很多,不好好挑不行,大支的又胖又粗,長達15公分耶!鄉民們,我沒騙人,用尺量的確是15公分,一般尺寸也不過10公分長!所以同樣一支2塊,當然要又粗又長的才划算啊!
(▲原本一支賣2塊,挑到後來剩下的一支1塊,蹲在地上挑選,真的很考驗腳力!)
玉米筍身世之謎:
回家試煮之前,我好奇玉米筍到底是什麼?上網查資料,才知道原來玉米筍是玉米的小時候!就是玉米結了果穗之後,會進行疏果,通常一株只留一兩支果穗,讓它成長變玉米,其它的都打掉,這些就是玉米筍啦!玉米筍的英文是baby corn,日文是ベビーコーン或ヤングコーン,都是在形容它很幼齒的意思!它是玉米不是筍,純粹還沒剝殼之前,外型尖尖像筍子,才叫玉米筍!(我小時候沒看過帶殼的玉米筍,一直很疑惑。)
玉米筍的產期也不長,據說就是玉米成熟前、約六七月是旺季,不過,九月也有一波。
現在有農夫專種玉米筍,是紅鬚的,這種玉米筍已經不是疏果打下來的玉米附屬品了,成了正式的經濟作物。
(▲後來又買了一次,每次都只花20元,量就這麼多!感謝辛苦的農夫,我會珍惜的!)
試吃報告:
如果說玉米筍是「幼齒ㄟ」,那我挑的這些又胖又粗的玉米筍巨嬰(還是已經是青少年?),會好吃嗎?據說當它愈長愈大,中間的玉米桿會變硬,小小的齒列則會慢慢發展成一顆顆的玉米。擔心啊擔心,幸好清炒之後,大小支都一樣清甜脆口,但認真比較起來,一般尺寸(10公分以下)口感比較細嫩,而且,有些大支玉米筍吃起來已經有玉米殼的粗糙感。
看來,不是大就是好。
另外,我聽不少媽媽們說,挑選乾淨的玉米筍鬚鬚,可以煮水當茶喝,據利尿、消水腫,我好奇試過一次,煮好後一整鍋的水呈現金黃色,有種香味,味道微甘,但沒感覺有什麼功效。
話說回來,中秋快到了,這批帶殼的巨嬰玉米筍,直接拿來烤,應該會很好玩!
作者:Selina
(嚴禁盜用或節錄、轉載文章,引用、合作請來信)
看更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