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過程 第一天 :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第二天 :與第 5 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 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最終決定 :申請一棟 27 ㎡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 10 分鐘, 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 4 月,所以我在 3 月 17 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 5 家不動產( 3 家預約、 2 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 :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 )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 30 分鐘內,最好能在 4 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 8 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 40 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 10 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 5 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 午 :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 2 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 Able )某分店商談 ,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 18 ㎡,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
2020年盛夏,我們去高雄紀錄大崗山蜂蜜文化節,拍了全台灣僅存的蜂人表演。
台上有位蜂人阿伯真勇,幾乎全裸只穿泳褲上台,當嗡嗡叫的蜜蜂瀑布倒在身上時,完全不動聲色,下台後才蹦出一句:「夭壽!天氣歹,蜂仔足兇,我被叮了40多個包。」2021年三級警戒,攝影師居家學做甜點解悶,嘗試用蜂蜜替生吐司提味,出爐後驚豔發現吐司蜜香持久,真不錯耶!突然想起,這不就是我們在蜂蜜節上隨機買的龍眼蜜嗎?瓶子上的大頭照正是那個蜂人阿伯!漸漸對阿伯如何養蜂產生好奇!
★★阿伯的家 在種滿龍眼樹的小鎮上★★
就這樣,「從餐桌到產地」的拜訪,從一通素昧平生的電話開始,雖然我的台語離離落落,阿伯聽不明白我想做什麼,仍阿莎力的答應:「好啦,那天我透早欲去阿公店唱歌,恁下晡來。」就這樣,盛夏7月,我們殺到高雄田寮,在種滿龍眼樹的小鎮上,找到阿伯的家。阿伯的太太請我們喝蜂蜜涼水坐一下,沒多久,上午去外面唱歌的阿伯出現了,他的個子很高,聲音洪量,一點都不像71歲的人。
阿伯說,現在他正在「放暑假」,如果我們清明節前來,可以看到他和太太「絞龍眼蜜」,如果晚一些來,也遇不到他,他已經帶蜜蜂出門追花。
★★龍眼蜜柔滑香濃 百花蜜甜中帶酸★★
或許是怕讓我們失望,他先帶我們去倉庫參觀,再帶我們到路竹看蜂場。在倉庫裡,除了介紹貼上認證封條的巨大蜂蜜儲存桶(約500台斤),他還神秘兮兮的拿出兩個5加侖桶,打開一看,是滿滿的「蜂巢蜜」,當場催促我們吃吃看!「這是今年的,蜂箱裡的蜂蜜滿了,外溢到箱頂的蜂巢蜜。」他解釋,從箱頂割下來的蜂巢蜜形狀不整齊,無法機器採收,加上包裝麻煩、運輸易碎,所以不會販賣,是養蜂人家的私藏珍品。
阿伯提供兩種蜂巢蜜供品嘗,一種是龍眼蜂巢蜜,香甜逼人,另一種是百花蜂巢蜜,酸酸甜甜。
人生第一次吃蜂巢蜜,感想是太、奢、侈!一滴蜜就很甜了,一大塊蜂巢蜜咬下去,蜂蜜像滾滾溪流灌入口中,甜入心肺,甜到牙齒痠,根本吃不完。至於蜂巢(蜂蠟)本身,一如成語「味如嚼蠟」,像沒彈性的口香糖,吞下去或吐掉都可以。
阿伯提供兩種蜂巢蜜供品嘗,一種是龍眼蜂巢蜜,香甜逼人,另一種是百花蜂巢蜜,酸酸甜甜。
人生第一次吃蜂巢蜜,感想是太、奢、侈!一滴蜜就很甜了,一大塊蜂巢蜜咬下去,蜂蜜像滾滾溪流灌入口中,甜入心肺,甜到牙齒痠,根本吃不完。至於蜂巢(蜂蠟)本身,一如成語「味如嚼蠟」,像沒彈性的口香糖,吞下去或吐掉都可以。
★★17歲養蜂 遇前輩指點發財路★★
阿伯名叫李忠能,養意蜂50多年。17歲那年龍眼樹開花,一個養蜂人來老家的田邊寄放蜂箱,花期結束要遷走前,他好奇問對方能不能留一兩片讓他養養看?「我就從那兩片開始摸索,直到當兵前已經養到10幾箱,種田的父親好奇打開來看,被蜂仔叮到,從此不敢靠近。蜂仔沒人照顧,等我當兵回來,都快死光光,只好重新來過。」
早年養蜂不賺錢,一桶3公升的龍眼蜜500元,不像現在蜂蜜量少,一桶要價1、2千元;阿伯婚後一邊養蜂,一邊賣菜賺錢,想不到17歲遇到的養蜂人,指點他一條發財路。
那個養蜂人,正是雲林古坑蜜蜂故事館館長的父親程盛,70年前開始養蜂,早年赴泰國清邁養蜂成功,家族事業年收破億。
「1996年,程老闆問我要不要來泰國試試?他人真好,免費送我200箱蜜蜂,加上我自己買的蜂箱,我在清邁第一年養了500箱、第二年破千箱,產量不小成功在望,沒想到泰國工人刁鑽,盜賣蜂蜜,到了收蜜期故意拖延,晚一天收蜜,收入就差一百萬!」
異國養蜂每個月花10幾萬,花開採蜜一期一會,悠關一整年的收入。「蜂仔每次回來都一滴而已,吐完又衝出去採蜜,牠真骨力,沒在休息的。你看牠一滴一滴這樣扛,可以將蜂巢填滿滿,你看牠多厲害。」
蜂箱裡的蜂蜜一滿,蜂人就要馬上行動,將箱裡的巢片放到機器,利用離心力甩出蜂蜜,再將巢片放回蜂箱,讓蜜蜂繼續採蜜,不然蜜蜂看巢裡的蜜夠了,慢慢就會變懶,「慢一天採,會少一期蜂蜜,收入差很大。」
泰國養蜂4年入不敷出,人在台灣的太太受不了,要求阿伯回台,「泰國蜂蜜在台灣很難賣,我們沒有通路不會賣,不如回台灣養。」
轉眼之間,距年輕時的泰國夢已經20多年過去,阿伯仍舊念念不忘,因為清邁當地的財路豈止蜂蜜,還有龍眼乾!「收蜜時是龍眼花季,收完蜜是龍眼收成時,吼,當年在清邁的台商,把龍眼乾賣到大陸,貨再多也不夠賣,我養蜂第一年有機會參與,合資一季做一個月賺千萬,分回300多萬,剛好補貼養蜂的虧損。」
★★入秋前離家 帶蜜蜂們去秘境追花★★
除了倉庫的蜂巢蜜之外,阿伯還帶我們到路竹一處芒果園看他的蜜蜂暫時棲地,「現在沒有花蜜,必須餵糖,不然蜂仔會餓死。」養蜂人的行事曆依循節氣而走,阿伯說,入秋前的某一天深夜,他會請貨車將160箱蜜蜂載出路竹,去深山秘境追花,9月到六龜、10月住霧台,為的正是那山裡盛開的金黃耀眼的埔鹽樹花,好讓蜜蜂盡情採花粉。
埔鹽樹花季結束後,阿伯會在霧台住下來,開始整理蜂巢,去除蜂蝨,淘汰虛弱蜂巢,只留強壯蜂群,「雄蜂一定除掉,公的不做事,只負責交配,留下來也是浪費糧食!」
女王蜂(上圖身上有記號那隻)的體型比任何工蜂、雄蜂都來得大。 |
★★餵糖是不得已 採蜜之前要停止★★
花開有時,入冬後蜜源不足,飢餓的蜜蜂特別需要蜂人餵糖照料,直到天氣回暖,「今年的二砂從一袋8、900元,漲到一袋一千三,真是受不了。」阿伯說,花開之前,蜂人必須馬上停止餵糖,因為採蜜季節即將開始,要耐心等待蜜蜂採蜜,並隨時觀察蜂箱是否飽滿,準備收蜜。
「春天來百花開,這時第一次絞的蜜成份多元,稱為百花蜜,價格較低。絞完第一次後,要趕快將蜂箱運回田寮,準備迎接三月龍眼花開。田寮是個好地方,滿山龍眼樹,沒有種荔枝,所以這裡的龍眼蜜特別純,如果花況很好,3天絞幾千斤蜂蜜不是問題,無瞑無日也要做完。這行是看天吃飯,歹年冬時龍眼樹沒開花,大家都要勒緊褲帶!」
★★蜂蜜、蜂王乳、蜂花粉 真假問題多★★
養蜂這一行,產品有蜂蜜、蜂王乳、蜂花粉等。對蜜蜂來說,蜂花粉、蜂蜜都是食物,蜂蜜是炭水化合物,相當主食,蜂花粉是點心,是蛋白質、維命他、礦物質。
阿伯說,蜂花粉種類很多,埔鹽樹花粉是公認營養成份最高的蜂花粉,「以前行情好的時候,有人用南瓜假冒,現在沒有了。」
蜂王乳的行情是盛極而衰。「4、50年前養蜂不賺錢,一桶蜜3公斤才500元,不像現在一桶1、2千元,但以前蜂王乳很值錢,一公斤上萬元,一分地不過5、600塊。」
阿伯記得,早年一百箱蜜蜂只能生產8公兩蜂王乳,現在一百箱可以生產6公斤,養殖技術進步產量大增之下,加上外銷的主要日本市場被大陸分食,蜂王乳行情下跌。
「蜂王乳對身體很好,不過若生歹物仔(癌、瘤)的人不能吃,爆發更快!」阿伯老實的說,其實蜂王乳不好吃,味道嗆,這也是很多人不愛吃的原因,「我自己吃的話,加冷水之外,還要加蜂蜜,攪一攪喝下去。」
至於蜂蜜如何分辨真假?阿伯搖搖頭,科技進步、肉眼難辨,「台灣人吃蜜吃很大,年輕人愛喝搖搖,不懂什麼是真正蜂蜜的滋味,那些專門賣不含蜂蜜的調和蜜的商人,晚上『揍酒店』都是幾十萬在交陪!」市場競爭殘酷,真蜂蜜賣不贏調和蜜,他的結論是:蜂蜜真假難辨,想買純蜜,認明有國產認證的養蜂人家最好。
最後,我問他有沒有打算退休?阿伯笑笑說:「我飼蜂一世人,被蜂蜜黏住啊,分不開怎麼辦?」這回答好甜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