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過程 第一天 :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第二天 :與第 5 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 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最終決定 :申請一棟 27 ㎡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 10 分鐘, 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 4 月,所以我在 3 月 17 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 5 家不動產( 3 家預約、 2 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 :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 )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 30 分鐘內,最好能在 4 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 8 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 40 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 10 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 5 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 午 :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 2 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 Able )某分店商談 ,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 18 ㎡,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
「如果你不會把刈包叫成漢堡,那就別把bánh mì叫潛水艇或三明治!」
外酥內軟、輕盈清爽,這是越式法國麵包bánh mì (拔覓,暫譯)的特色,因為外帶方便成了疫情下的街頭潮食,有些專賣店甚至沒開門就有人排隊。
自製、自銷越式法國麵包20多年的吳坤玲說,法國麵包雖然是法國人帶給越南的食物,不過越南人改變了配方,越式法國麵包外脆內軟,不像法國麵包嚼感紮實。
在台灣,有些人叫它潛水艇、三明治,「這說法有點怪,就像你不會把刈包叫成漢堡,越式法國麵包既不是法國麵包,也不是潛水艇或三明治!」
前面中間小碟就是豬肝醬 |
「越式法國麵包的越南話是『bánh mì』(拔覓,暫譯),單字的bánh是『餅』,含蓋所有麵粉、米做的東西,包括餅乾、麵包、包子、糕點等, 而『mì』就是麵粉、麵條,合起來就是有麵粉的餅,至於有夾肉的越式法國麵包,則是『bánh mì Thịt』(拔覓特,麵包肉的意思)
越南話的文法和中文是相反的,像中文講煉乳咖啡,越南話講咖啡煉乳,所以很多越南小姐點餐時會不自覺地說『我要一杯咖啡奶』!」」
13歲以前,吳坤玲都在越南生活,「小時候在胡志明,街上會有一些推車賣著從工廠批來的麵包,但小姐太太們都知道哪個推車賣的最好吃,買完麵包,再去市場買火腿、泡菜、精肉團,回家後煮個湯,等待朋友上門聚餐,就是一餐隨意不失誠意的宴客美食。」
越式法國麵包吃法多元,可以切片沾椰汁咖哩雞享用,或是麵包切開夾火腿肉或豬排,但說到傳統配料,就一定要有火腿肉、叉燒肉、醃漬泡菜(酸酸甜甜的紅白蘿蔔)、青蔥、小黃瓜、香菜、越南酸辣醬、生辣椒(可加可不加)等。
吳坤玲來自越南華僑家族,「我爺爺是當年台灣派到越南的外交官,娶越南奶奶,1975年越南淪陷,家產充公,爺爺一度被關,家族幾經努力才陸續返台。爸爸(吳乾銘)來台北時已經33歲,靠打工過活,日子很苦,因緣際會進了電子家庭代工廠當作業員,有機會參與投資,賺了一些錢,才有能力開銘記餐廳。」
吳坤玲說,越南人用自製的豬肝醬,代替鵝肝醬,抹在越式法國麵包上,鮮、鹹俱足,脂滑迷人,讓越式法國麵包翻了一個層次,「夾肉的越式法國麵包,靈魂就是豬肝醬!沒有豬肝醬的越式法國麵包,是寂寞的!」
「在越南可以買到豬肝醬罐頭,台灣也有進口,不過為了追求更好的風味,我們自己做豬肝醬,買豬肝回來剁碎、蒸熟、壓泥、小火翻炒,這種需要時間醞釀的美味,手續麻煩但值得,一吃忘不了。」
![]() |
吳乾銘(吳坤玲提供) |
台灣是座美食島,但對想念家鄉菜的人來說,卻是一座孤島。「20年前台灣只有法國麵包,爸爸覺得不對味,回越南求教老師傅,怎知道兩地氣候條件不同,爸爸學成回台後卻做不到外酥內軟,前後試驗半年才成功,那陣子家人天天吃NG品吃到怕,吃到舉牌抗議;爸爸的理念是:做不到道地,一切是假的,直到2016年他罹癌過世之前,年年回越南學料理找靈感。」
疫情大海嘯下,餐飲業受重創,吳坤玲咬牙經營,趁清閒時重新裝潢,買竹子、竹籃做庭園裝飾,營造胡志明風情。有人問她,沒客人還做這些幹嘛?
「爸爸在世時說過,要讓客人一踏進銘記,就像踏進越南。」在她心中,她要保護的,不只是一間餐廳,還有爸爸拿著越南地圖和客人說故事時的越南情懷。
「爸爸在世時說過,要讓客人一踏進銘記,就像踏進越南。」在她心中,她要保護的,不只是一間餐廳,還有爸爸拿著越南地圖和客人說故事時的越南情懷。
銘記越南美食
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536-1號 (02)2692 7015
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536-1號 (02)2692 701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