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過程 第一天 :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第二天 :與第 5 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 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最終決定 :申請一棟 27 ㎡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 10 分鐘, 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 4 月,所以我在 3 月 17 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 5 家不動產( 3 家預約、 2 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 :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 )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 30 分鐘內,最好能在 4 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 8 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 40 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 10 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 5 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 午 :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 2 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 Able )某分店商談 ,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 18 ㎡,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
日本Subway破產?!這消息對日本人來說似乎不驚訝。
記得我前年去東京玩,看見同樣綠色招牌的Subway,裝潢還是比台灣時髦、商品攝影也更誘人,但日本Subway究竟為何生意慘澹?
一讀新聞發現,日本Subway 2014年還有480間店,現在只剩280間店,4年內倒了200家店,經營不善的日本代理商在今年1月向法院申請破產。
日本Subway在1992年引進,以「野菜的Subway」當行銷口號,吸引不少重視健康的女性消費者,然而近幾年生意下滑,總負債3.2億台幣(11億6400萬日圓)。分析家認為,價格高、點餐流程複雜、出餐慢、裝潢老舊是主因,甚至有評論家指出,同樣一條街上,也賣潛艇堡的星巴克,無論空間或氛圍都比Subway更吸引人,Subway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當然,潛艇堡不是日本人的正餐主流,這點也被拿來檢討。
其實,來自美國的Subway是地表最多分店的餐飲連鎖集團,全球店數3萬多間,勝過麥當勞,低廉的加盟授權金是其快速擴張的主因之一。
其實,來自美國的Subway是地表最多分店的餐飲連鎖集團,全球店數3萬多間,勝過麥當勞,低廉的加盟授權金是其快速擴張的主因之一。
日本Subway或許該看看鄰國怎麼經營,韓國Subway挾著置入韓劇,讓宋仲基、宋慧喬吃Subway談情說愛,大受年輕人歡迎,近2年開了200多間。
至於台灣Subway生意如何?我倒沒研究,雖然巷口幾年前開了一間,但因為口味總是那幾樣,也沒什麼衝動令人想待在店裡慢慢吃,去吃的次數十指可數……
不知是否巧合,家裡巷口Subway最近拉下鐵門,重新裝潢中,真不知道該不該期待啊!
不知是否巧合,家裡巷口Subway最近拉下鐵門,重新裝潢中,真不知道該不該期待啊!
作者:Selina
圖:取自官網、栗原祥光 🔜Attack筑波@yosh_kurihara
(嚴禁盜用或節錄、轉載文章)
圖:取自官網、栗原祥光 🔜Attack筑波@yosh_kurihara
(嚴禁盜用或節錄、轉載文章)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