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過程 第一天 :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第二天 :與第 5 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 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最終決定 :申請一棟 27 ㎡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 10 分鐘, 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 4 月,所以我在 3 月 17 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 5 家不動產( 3 家預約、 2 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 :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 )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 30 分鐘內,最好能在 4 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 8 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 40 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 10 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 5 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 午 :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 2 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 Able )某分店商談 ,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 18 ㎡,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
萬一有一天,你常去的便利商店決定深夜不營業,你支持嗎?
意外的是,有人做過相關調查,同意的人還蠻多的喔!
最近日本的發燒話題之一,就是大阪一間小7加盟店,突然未經總部同意,宣布縮短營業時間,從2月1日起,開店時間更動為早上6點到凌晨一點。此舉引發總部不滿,向加盟店警告,若不履行24小時營業的契約條件,將求償1700萬日圓(約478萬元)。
小蝦米摃上大鯨魚,加盟店老闆自有苦衷,因為長期人手不足,「再這樣下去會過勞死!」加盟店從2012年開幕以來,人力一直是問題,本來妻子和他一起撐,但去年妻子死後,就剩他和員工共8人苦撐,他最長一天曾經上班22小時。
關於加盟店老闆的決定,有人覺得不便,有人批評他管理有問題才留不住人手,也有人同情他表示理解。
24小時營業是日本小7的基本加盟條件,除了部分在車站、辦公大樓的店可以縮短營業時間外,其他加盟店都不可以隨便更動。
為何便利商店非堅持24小時營業不可?
「便利」是便利商店的賣點,這種便利卻得靠輪班人力才能達成,在人力不足的年代,其實日本其他便利商店連鎖品牌也很苦惱,何嘗沒有試過縮短營業時間,但最後仍然恢復24小時營業,考慮的不只是業績、更是市場競爭。
試想便利商店的角色
除了提供商品、各式服務,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好鄰居,更可說是一種類似「公共社會基礎建設」的存在。 網購寄件收送包裹,訂高鐵票、訂門票、訂年菜,無所不能;ATM、代繳費,店員釘收據速度又快又好,便利不輸金融機構! 在日本,小七還要幫忙發送住民選票,等同市公所,地震或重大災難發生時,還得搖身一變成為幫忙政府物資收放的「臨時公共機關」。
取消深夜營業的影響?
「想當然爾」會影響業績,不管全家、小7或其他便利商店,其實賣的商品都差不多,一旦縮短營業時間,難保客人流失,便宜了競爭對手。 再者,便利商店的夜間掃除、盤點等工作,勢必得改到白天進行,加重白天工作,可能影響服務、業績。 考慮營業時間縮短,擔心商品賣不完,必會減少進貨,商品架陳列不足,可能影響業績,進而牽連相關物流配送流程。
便利商店總部解決人不力足的措施
以日本小七而言,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減低加盟店的加盟費用,用來提高打工者薪資,另外,設立人才招募網站,幫忙加盟店找員工,同時也提供手冊幫助加盟店引進外國籍、高齡就業員工。近年流行的無人店鋪,也是人力不足下的新嘗試。
這些新作法,看在一些加盟店眼裡,無解人力不足的困境,直言長時間的工作,連外國籍都不太願意來應聘。
這次片面取消深夜營業的大阪加盟店老闆,態度相當堅持,由於店址位於住宅區,深夜客人不多,就算縮短營業時間,掉了業績,比起人事費用還是划得來。
便利商店該不該縮短營業時間,在日本有不少相關討論,有人認為不該單純只考慮業績,還有員工薪水、老闆經營負擔等面向,或許總部該下放權利,讓各加盟店業者去衡量利弊,自行決定。再者,便利商店的經營,是不是該跳脫以「便利」當賣點,多多發展自己的獨特商品、獨特優勢,提高客人來店動機、黏著度,避開24小時混戰。
個人是覺得,在高效率的社會,不少人已經慢慢發現,自己享受的一切快捷服務、即時性的吃喝玩樂,其實是奠基在自身或是親友長時間的勞動條件之上,究竟生活便利與長時間勞動的痛苦,兩者能否達到平衡,在少子化的情形下,已經成了一個複雜的難題。
作者:Selina
圖:取自新聞網頁
意外的是,有人做過相關調查,同意的人還蠻多的喔!
小蝦米摃上大鯨魚,加盟店老闆自有苦衷,因為長期人手不足,「再這樣下去會過勞死!」加盟店從2012年開幕以來,人力一直是問題,本來妻子和他一起撐,但去年妻子死後,就剩他和員工共8人苦撐,他最長一天曾經上班22小時。
關於加盟店老闆的決定,有人覺得不便,有人批評他管理有問題才留不住人手,也有人同情他表示理解。
24小時營業是日本小7的基本加盟條件,除了部分在車站、辦公大樓的店可以縮短營業時間外,其他加盟店都不可以隨便更動。
為何便利商店非堅持24小時營業不可?
「便利」是便利商店的賣點,這種便利卻得靠輪班人力才能達成,在人力不足的年代,其實日本其他便利商店連鎖品牌也很苦惱,何嘗沒有試過縮短營業時間,但最後仍然恢復24小時營業,考慮的不只是業績、更是市場競爭。
試想便利商店的角色
除了提供商品、各式服務,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好鄰居,更可說是一種類似「公共社會基礎建設」的存在。 網購寄件收送包裹,訂高鐵票、訂門票、訂年菜,無所不能;ATM、代繳費,店員釘收據速度又快又好,便利不輸金融機構! 在日本,小七還要幫忙發送住民選票,等同市公所,地震或重大災難發生時,還得搖身一變成為幫忙政府物資收放的「臨時公共機關」。
取消深夜營業的影響?
「想當然爾」會影響業績,不管全家、小7或其他便利商店,其實賣的商品都差不多,一旦縮短營業時間,難保客人流失,便宜了競爭對手。 再者,便利商店的夜間掃除、盤點等工作,勢必得改到白天進行,加重白天工作,可能影響服務、業績。 考慮營業時間縮短,擔心商品賣不完,必會減少進貨,商品架陳列不足,可能影響業績,進而牽連相關物流配送流程。
便利商店總部解決人不力足的措施
以日本小七而言,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減低加盟店的加盟費用,用來提高打工者薪資,另外,設立人才招募網站,幫忙加盟店找員工,同時也提供手冊幫助加盟店引進外國籍、高齡就業員工。近年流行的無人店鋪,也是人力不足下的新嘗試。
這些新作法,看在一些加盟店眼裡,無解人力不足的困境,直言長時間的工作,連外國籍都不太願意來應聘。
這次片面取消深夜營業的大阪加盟店老闆,態度相當堅持,由於店址位於住宅區,深夜客人不多,就算縮短營業時間,掉了業績,比起人事費用還是划得來。
便利商店該不該縮短營業時間,在日本有不少相關討論,有人認為不該單純只考慮業績,還有員工薪水、老闆經營負擔等面向,或許總部該下放權利,讓各加盟店業者去衡量利弊,自行決定。再者,便利商店的經營,是不是該跳脫以「便利」當賣點,多多發展自己的獨特商品、獨特優勢,提高客人來店動機、黏著度,避開24小時混戰。
個人是覺得,在高效率的社會,不少人已經慢慢發現,自己享受的一切快捷服務、即時性的吃喝玩樂,其實是奠基在自身或是親友長時間的勞動條件之上,究竟生活便利與長時間勞動的痛苦,兩者能否達到平衡,在少子化的情形下,已經成了一個複雜的難題。
作者:Selina
圖:取自新聞網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