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過程 第一天 :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第二天 :與第 5 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 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最終決定 :申請一棟 27 ㎡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 10 分鐘, 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 4 月,所以我在 3 月 17 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 5 家不動產( 3 家預約、 2 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 :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 )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 30 分鐘內,最好能在 4 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 8 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 40 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 10 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 5 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 午 :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 2 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 Able )某分店商談 ,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 18 ㎡,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
去年秋天,我在苗栗採訪養大閘蟹的廖煌飛。
他是一個怪人,不是指他「拋家棄子」,從台北到苗栗龍騰一個人養蟹,也不是指他原本是美術老師,拿退休金想養大閘蟹做發財夢。
而是要吃蟹,要照他的時間來才行。
「你們可以來,但不保證有蟹。」、「好吃,哪天要來先預約,我先留給你。」他講話風格就是這樣,好像吃的到又吃不到,充滿不確定。
(▲晚上大閘蟹上岸,抓到後入大桶淨食、分類。)
不確定的背後,是因為他不想用蟹籠撈大閘蟹,雖然這樣比較快,他寧願慢慢等螃蟹成熟,自己上岸後,才一隻一隻去抓,所以每天有多少產量,他也不知道。
當然,這在其他蟹農眼中看來,有可能是自找麻煩的行銷方式。
台灣養殖的大閘蟹真不便宜,四兩蟹的行情是400多元,廖煌飛的蟹更貴,因為是冠軍蟹,因為通過藥檢,養殖環境優美,開放參觀。
廖煌飛堅持有機養法,不投藥催膏黃,用南瓜、冷凍魚攪碎,拌一拌當飼料,養出來的大閘蟹,得過海峽兩岸比賽冠軍,入行8年,打出品牌,算對自己的孤注一擲有交代。
(翻自苗栗龍騰大閘蟹-廖煌飛)
(翻自苗栗龍騰大閘蟹-廖煌飛)
他的品牌路背後,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苦悶。
仔細看他的得獎紀錄,已經停在好幾年前,因為他早就不再參賽。
從美術老師變蟹農,他入行時是孤鳥,養出冠軍蟹後,卻是獨行俠,這不是他孤高,而是不諳世故的結果。
8年前,50歲的他一個人在台北養殖失敗,轉戰苗栗養蟹,落腳龍騰。在苗栗,養大閘蟹有協會,還有官方助陣行銷,一度做得有聲有色。
大樹下好乘涼,他買蟹苗、買養蟹工具都很方便,不懂的事有前輩可問,加上認真努力,住在池邊的貨車上,24小時守著蟹池,養蟹成功,連年得獎,相當風光,綜藝節目接連採訪。
唯一問題是,銷售端的通路始終不穩定,頭幾年,賣不出去的蟹就送公益團體,但有些公益團體怕麻煩,並不願意收。
會養不會賣的煩惱年年累積,有一年他的蟹成熟的太晚,產季末期還有一半沒賣出去,他一急,訴苦給媒體聽,降價求售,只求換回一些本錢。搏得一陣同情後,蟹是賣出去了,據說因此得罪不少人,氣他打壞整體行情,大環境景氣很差,大陸大閘蟹傾銷,本地還有蟹農仍在苦戰。
講話斯文的他,氣質不像養殖戶,踩了不少做人處事的地雷,吃足苦頭,養殖理論上沒教的事,成了慘痛的人生遭遇,下場是孤立,頓失資源,僅剩少數的養殖戶朋友支持,從此走上自創品牌 之路,靠著臉書行銷與口碑,才漸漸再站起來,獨行俠一人在深山養蟹,受傷也不敢讓家人知道。
(▲綁蟹自己來。)
早秋的龍騰池邊,群山環繞,涼風徐徐, 溪水潺潺,正是蟹池用水。
大閘蟹池水色真漂亮,水青色似透未透,水面留有一些絲藻,螃蟹可以享用補充營養。
他的大閘蟹味道不錯,膏蠻多的,口感似金沙蛋黃,軟滑香濃。只不過,我吃的時候是早秋,或許再過些時節,相信風味更好。
大閘蟹是池蟹,印象中,最肥美的大個頭,殼一開膏黃滿溢, 吃的時候黃油滿手,聽過有人形容這種豐富濃郁,不輸令人上癮的巧克力。
我吃慣了海蟹,像三點蟹、花蟹、石蟳,就算沒有蟹膏,飽滿蟹肉透出的大海鹹味,也令人愛不釋手。
呵,又是吃螃蟹的季節了。希望今年也能邂逅美味的螃蟹。
作者:Selina
攝影:Selina、部分翻自苗栗龍騰大閘蟹-廖煌飛
(嚴禁盜用或節錄、轉載文章,引用、合作請來信)
#大閘蟹 #苗栗 #無藥
他是一個怪人,不是指他「拋家棄子」,從台北到苗栗龍騰一個人養蟹,也不是指他原本是美術老師,拿退休金想養大閘蟹做發財夢。
而是要吃蟹,要照他的時間來才行。
「你們可以來,但不保證有蟹。」、「好吃,哪天要來先預約,我先留給你。」他講話風格就是這樣,好像吃的到又吃不到,充滿不確定。
(▲晚上大閘蟹上岸,抓到後入大桶淨食、分類。)
不確定的背後,是因為他不想用蟹籠撈大閘蟹,雖然這樣比較快,他寧願慢慢等螃蟹成熟,自己上岸後,才一隻一隻去抓,所以每天有多少產量,他也不知道。
當然,這在其他蟹農眼中看來,有可能是自找麻煩的行銷方式。
台灣養殖的大閘蟹真不便宜,四兩蟹的行情是400多元,廖煌飛的蟹更貴,因為是冠軍蟹,因為通過藥檢,養殖環境優美,開放參觀。
廖煌飛堅持有機養法,不投藥催膏黃,用南瓜、冷凍魚攪碎,拌一拌當飼料,養出來的大閘蟹,得過海峽兩岸比賽冠軍,入行8年,打出品牌,算對自己的孤注一擲有交代。
(翻自苗栗龍騰大閘蟹-廖煌飛)
(翻自苗栗龍騰大閘蟹-廖煌飛)
他的品牌路背後,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苦悶。
仔細看他的得獎紀錄,已經停在好幾年前,因為他早就不再參賽。
從美術老師變蟹農,他入行時是孤鳥,養出冠軍蟹後,卻是獨行俠,這不是他孤高,而是不諳世故的結果。
8年前,50歲的他一個人在台北養殖失敗,轉戰苗栗養蟹,落腳龍騰。在苗栗,養大閘蟹有協會,還有官方助陣行銷,一度做得有聲有色。
大樹下好乘涼,他買蟹苗、買養蟹工具都很方便,不懂的事有前輩可問,加上認真努力,住在池邊的貨車上,24小時守著蟹池,養蟹成功,連年得獎,相當風光,綜藝節目接連採訪。
唯一問題是,銷售端的通路始終不穩定,頭幾年,賣不出去的蟹就送公益團體,但有些公益團體怕麻煩,並不願意收。
會養不會賣的煩惱年年累積,有一年他的蟹成熟的太晚,產季末期還有一半沒賣出去,他一急,訴苦給媒體聽,降價求售,只求換回一些本錢。搏得一陣同情後,蟹是賣出去了,據說因此得罪不少人,氣他打壞整體行情,大環境景氣很差,大陸大閘蟹傾銷,本地還有蟹農仍在苦戰。
講話斯文的他,氣質不像養殖戶,踩了不少做人處事的地雷,吃足苦頭,養殖理論上沒教的事,成了慘痛的人生遭遇,下場是孤立,頓失資源,僅剩少數的養殖戶朋友支持,從此走上自創品牌 之路,靠著臉書行銷與口碑,才漸漸再站起來,獨行俠一人在深山養蟹,受傷也不敢讓家人知道。
(▲綁蟹自己來。)
早秋的龍騰池邊,群山環繞,涼風徐徐, 溪水潺潺,正是蟹池用水。
大閘蟹池水色真漂亮,水青色似透未透,水面留有一些絲藻,螃蟹可以享用補充營養。
他的大閘蟹味道不錯,膏蠻多的,口感似金沙蛋黃,軟滑香濃。只不過,我吃的時候是早秋,或許再過些時節,相信風味更好。
大閘蟹是池蟹,印象中,最肥美的大個頭,殼一開膏黃滿溢, 吃的時候黃油滿手,聽過有人形容這種豐富濃郁,不輸令人上癮的巧克力。
我吃慣了海蟹,像三點蟹、花蟹、石蟳,就算沒有蟹膏,飽滿蟹肉透出的大海鹹味,也令人愛不釋手。
呵,又是吃螃蟹的季節了。希望今年也能邂逅美味的螃蟹。
作者:Selina
攝影:Selina、部分翻自苗栗龍騰大閘蟹-廖煌飛
(嚴禁盜用或節錄、轉載文章,引用、合作請來信)
#大閘蟹 #苗栗 #無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