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天:看了兩間房,雖符合條件,但有缺陷(如陡峭樓梯、空間狹小)
- 第二天:與第5家房仲接洽,被要求一定要有日本手機門號才能看房
- 最終決定:申請一棟 27㎡ 的電梯華廈,距學校和車站走路10分鐘,簽約當天才看到房間,符合預期
日本新年度的開始是4月,所以我在3月17日飛到東京找房,隔天展開租房大作戰,接觸5家不動產(3家預約、2家直接登門拜訪),走了上萬步,在第二天就決定了一間符合條件的電梯華廈。過程裡面有閉門羹、軟釘子,也有美女房仲熱情幫忙。
Day 1 上午:與預約的房仲見面 一無所獲
第一天上午,我來到一家非連鎖的不動產公司,接待我的店長貌似日本偶像非常帥,害我更加緊張。小鮮肉帥哥房仲言談有禮,但直接表明「在租屋旺季,外國人能選擇的物件非常稀有」(嗯,我知道,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有……)
他問我哪些租房條件可以退讓?哪些不行?我表示租金可以調整,但物件距離學校或車站步行30分鐘內,最好能在4月上旬開學前入住。然而,談了一小時,他最終只印出一個物件:一間樓中樓的套房,每天要爬樓梯上樓中樓睡覺,每月租金8萬多,不含管理費,但初期費用算下來40多萬日圓。
離開後,我在附近逛逛,這個車站離我的學校走路不到10分鐘,而且附近有許多書店、可愛小店、質感很好又不貴的商店街,我一邊吃著熟成歐式麵包,一邊強烈希望能住進這一帶。
因此,我臨時找了一間在地房仲詢問,對方是個看來老練的老闆,十分客氣的說:「這一帶的日本房東的頭腦很硬啊,可能不太願意租給外國人,抱歉捏。」前後不到5分鐘結束對話。
Day 1 下午:商談漸入佳境 首次坐專車去看房
下午2點,我前往有預約的エイブル(Able)某分店商談,接待我的佐間小姐非常親切,事先準備好我在網上指定的物件外,還介紹了幾個選項。
這次我挑選了兩個比較感興趣的物件:
- 木造一戶建二樓(可內見)
- 電梯華廈(房客仍在,無法內見)
佐間小姐耐心解釋每間房子的細節、費用及可能入住日期,並親自開車帶我去看第一間房。該房約18㎡,格局方正,但扣除廚房與衛浴後,臥室僅能擺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小桌子。不過可以一周內入住,讓我趕在開學前搞定租屋。
第二間電梯華廈因為房客還沒搬走,無法入內看房,佐間小姐仍主動提議帶我去附近逛一圈,擁有門禁、宅配箱、腳踏車停車場,是一棟漂亮的6樓華廈。
意外的發現:樓梯陡峭與「鞋臭」鄰居
因為エイブル的服務很好,所以帶著佐間小姐給的物件資料離開後,我臨時造訪鄰近車站的エイブル分店,走路約10多分鐘,因為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一間馬上可以入住的空房,也是18㎡左右,租金6萬日圓,距車站走路不到10分鐘,且位於商店街裡面。
店長態度親切專業,了解我是外國人後,非但沒有為難我,還立即請同事帶我看房。結果一到現場,我有點傻眼:
·
樓梯比第一間還陡、還窄!
·
二樓充滿鞋臭味!
這間月租6萬的套房,是一戶建的2樓,該樓層共有兩個房間被改成獨立套房出租,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又窄又陡,盡頭飄來異臭,一堆鞋子和東西亂放在樓梯口,據說是隔壁的男性鄰居所有。帶看的日本房仲戴著口罩渾然不覺,我倒是被臭到倒退三步。
日本房仲說,該物件因為無法擺放洗衣機,租金較低,遲未出租。對我而言,最致命的缺點不是洗衣機問題,而是陡峭的樓梯與臭鞋鄰居,於是直接放棄。
電梯華廈,雖無法看房但符合期待
回到民宿,我再次檢視所有物件,決定隔天看完最後一間不動產就下決定。為什麼不多看幾天?一來開學期限將至,二來願意租給外國人的物件就這些,這時點這一區再找應該也就這樣,三來,租房和買房一樣看運氣,好物件出現時要懂得把握。
Day 2上午:眼前有許多物件資料 卻無法進行下一步
第二天,我前往有預約的最後一家連鎖房仲,負責接待的房仲非常有禮,印出很多物件,比之前幾家還多。但對方表示,由於適逢周三,租賃物件的大樓管理公司大部分都休假,所以他無法一一確認哪幾間可以租給外國人。這讓我有點不悅,心想:「那預約商談時間時,為何不先提出?」
在他手上,我看到他印出的一堆物件中,有一兩間是空屋狀態,詢問有沒有機會先看房。結果他的主管問我是否有日本手機門號?我只好再解釋一次我為何沒有申請日本手機門號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沒有日本住址,無法申請手機),問他們可否接受使用電郵或LINE連絡?但這位主管不同意!既然這樣也不為難,致謝走人。
離開這家房仲後去吃飯,我綜合了這幾天的物件,想到エイブル的電梯大樓物件,於是,在無法看房下,我當下決定先遞出入住申請。佐間小姐跟我說,一旦申請就不能後悔,不過若我沒有通過租房審核,也不需要付費。這間電梯套房的格局配置方式,足足有27平方米,面積不小,月租8萬日圓無管理費,離我的學校和車站走路10分鐘,缺點是房客一周後才搬走,之後最快1、2周內可以入住,等於要多住幾天旅館費,我接受了。
房客搬走後,我和房仲簽租賃契約前,佐間小姐第2次開車載我去看電梯套房,我才第一次真正看到房間內部,空間比我想像中的大!(其實從房仲店面和電梯套房都在車站附近,車程不到5分鐘)
有一點很妙的是,房仲小姐詢問:「大樓對面是兒童公園,白天或假日可能會有點吵,您沒問題嗎?」由於她已經是第二次提起這點,讓我突然想到:
·
對日本人來說,公園可能是「嫌惡設施」,影響房租。
·
但對我而言,小朋友晚上總會回家,不影響睡眠。
這或許是這間套房沒被日本人搶租的原因,卻剛好成為我的機會。
最終回顧
·
東京23區電梯套房,距學校與車站步行10分鐘,月租8萬,無管理費,初期費用27萬多。
東京房租高、空房少,日本房東多數不願租給外國人,3月又是搬家旺季,這是客觀事實,但這只代表選擇有限,不代表沒有理想物件,所以多詢問手上有房源的在地房仲,比較有可能突圍
·
公寓設備完善,樓下有公園(對日本人或許是「嫌惡設施」,但我來說不是)
房市裡有所謂的「房價凹陷區」,即熱門地段中某些區塊因為發展停滯,或一些原因,房價或租金較低,呈現葫蘆般「兩邊胖、中間瘦」的情形。租屋市場亦然,有些物件因為種種因素,房東不會太堅持租金,比如投資客持有的房子,或帶有某些缺點的物件,這對外國租客來說,反而可能是機會。
·
旅館住了21天,還是覺得值得
最後,多數台灣房仲會說親自來日本找房很冒險,可能找不到房子,又多花旅館錢。我基本上同意這說法,但是考慮我對日本房子的格局和空間感沒有概念,如果房子符合條件,我會不看房就接受,像旅遊時訂旅館那樣;但如果房仲推給我的物件,都只是剛好他們公司有的物件,那麼基於房子是長住一年,不是短住幾天,我寧可飛到日本再租房,即使要住旅館多等一些日子,等於多花錢,也好過之後的後悔。
相關系列:《6年級熟女東京租房全紀錄1》:在最難的23區,單槍匹馬如何2天殺出重圍?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