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2的文章

最新文章

《6年級熟女東京租房全紀錄》:在最難的23區,單槍匹馬如何2天殺出重圍?

2025 年, 6 年級熟女放飛自我,預定到日本讀語校一年,當我不透過台灣代辦或房仲,決定飛到東京自己找房,被「好心勸阻(恐嚇?)」說:「外國人很難租房,你會後悔!」我不是有留學經驗的人,也不是財力雄厚的外國人,這是一場陌生的戰鬥!帶著焦慮與打仗的心情飛到東京流浪,幸好看房 2 天就成功申請 23 區的理想物件。 日本語校開學是 4 月,很多學生在 3 月底以前就會搞定房事。通常,台灣的留學代辦或房仲會強烈建議先在台灣搞定房事,不管是申請學生宿舍或在外租房,像我這樣開學前 21 天飛到東京自己找房,卻被留學代辦形容「很少人這樣做」,甚至有一個房仲勸告,「如果沒找到,每天的旅館費會讓你愈來愈心急!」 的確,我沒把握能找到,所以 出發前,我做了大量功課,中文的、日文的,甚至日本不動產公司的 YT 影片也看。 飛到東京隔天,我跑了 2 個車站、接觸 5 家不動產,走了上萬步,在第 2 天找到 23 區內的理想物件:月租 8 萬、靠近學校、靠近車站、面積 26 平方公尺的電梯套房,而且,初期費用 27 萬日圓(在合理範圍,一般 40 萬日圓不稀奇),這結果被一位脆友形容是在地獄級的東京 23 區成功突圍上岸! 事前準備:上網了解日本 租模式   我為何不在台灣先租房? 在台灣有以下幾種租房模式: 1 ,到類似台灣 591 的 SUUMO 網站找房,或上願意租給外國人的租賃網站找物件。找到後透過網站聯絡對方,或詢問經營日本市場的中文房仲能否代租。 2 ,在社群網站(臉書或脆)列出需求,讓經營日本市場的中文房仲來接觸你。 3 ,避開 3 月租屋旺季,提前一個月飛到日本找房下訂再回台。 第一模式, SUUMO 讓我白高興一場!浪費兩三天找了 2 、 30 個喜歡的物件,透過網站聯絡刊登廣告的日本仲介,全部石沉大海;第二模式,上社群網站找在日的中文房仲,結果介紹來的物件不是太遠、太小就是租金高;至於台灣留學代辦、或專門租給外國人的房源網站,也遠超出預算。 我的租房條件是:「東京 23 區學校或車站附近走路 30 分鐘、 2 樓以上,月租 8 萬(參考日本租房網行情),可以有押金,最好不要有禮金,初期費用合理。」這樣的條件不算太苛,也不算太寬鬆,考慮 3 月是日本搬家旺季、外國人不友善等因素,我也做好萬一沒租到的心理準備和備案。 對於我的租房條件,台灣的代辦或...

生吐司元祖「乃が美」起源 以及靠取店名煉金的生吐司大師

銀座に志かわ 在疫情這幾年,可以當早餐也能當伴手禮的高級生土司在日本大流行,東京鬧區隨便走都能巧遇一家名店。 這些品牌中, 最厲害當屬最近來台的的「乃が美」(のがみ,nogami),號稱「生吐司元祖」,有173間分店;第二名則是「銀座に志かわ」,約99間分店;最會搞怪的名人,是一位長相像諧星納豆的「取名魔人」岸本拓也,由他輔導設計的麵包店有300多家。 「乃が美」 先從冠軍「乃が美」介紹起: 2013年創立於大阪,創辦人阪上雄司據說常去老人院探訪,有一次聽見老人家抱怨早餐的土司邊太硬,難以下嚥,因此他花了兩年,研發土司邊和內裡一樣柔軟纖細的生吐司,一炮而紅。 「乃が美」的生吐司材料,號稱不用蛋,因為阪上雄司擔心女兒過敏,原料上除了使用牛奶、奶油,為了發揮生吐司百分百的美味,加入植物油,但強調反式脂肪含量比動物性奶油低。 第二名的「銀座に志かわ」 ,堅持使用鹼性離子水作生吐司,理由是:正如水質會影響豆腐軟硬,水也會影響生吐司的口感,因此使用Ph値比天然水還高的鹼性離子水,富含礦物質,使生吐司能達到絲絹般的質地,口感甘甜如細雪般地融化在舌尖上。 銀座に志かわ 簡單來說,生吐司不好做,都很柔軟、內部孔洞多,但生吃也很好吃才叫生吐司。生吐司的口味,有原味的,也有加紅豆或果乾,或加果醬的都有可能。至於 高級生吐司的裝潢,主要是走高雅低調的和式風格,架上沒有一般麵包,只有生吐司,袋子也別具用心,讓消費者忍不住買來當早餐或送人。 最後,靠取名字就能賺錢的岸本拓也,則被稱為麵包界天才,他是生吐司名店的製造機,外表像留長髮的納豆,大高帽、大墨鏡、穿著五彩繽紛,做生意手法相當花俏。 由他催生的店名有「考えた人すごいわ(會思考的人很棒)」、「乃木坂な妻たち(乃木坂的妻子們)」、「キスの約束しませんか(你願意答應一個吻嗎)」、「わたし入籍します(我結婚了)」等,這些店名都寫的大大的,帶有彩色插畫,無論是店名的意思或是店型視覺的衝擊強度,讓行人無意中留步多看一眼。 乃木坂な妻たち 考えた人すごいわ 岸本拓也原本是飯店人,擅長公關宣傳,跨入麵包界後發現,日本的麵包店太強調職人,店家一心追求做出好吃的麵包,卻很少從消費眼光來思考,不好玩;而且很多麵包店的店名喜歡取法語,或是「麥XX」,很無趣。因此他決定走不同的路,取名要人人懂、容易用、容易記、不老土,一定要瘋狂、要酷,據說沒有人拒絕過他建議的名...

《莎莉夫人採訪》後記:「當你處於弱勢的時候,沒資格談原諒;當你強大的時候,別人不夠格得到你的原諒。」

「當你處於弱勢的時候,沒資格談原諒;當你強大的時候,別人不夠格得到你的原諒。」莎莉夫人在臉書貼文寫道。 3月花開漫漫,網路作家莎莉夫人在粉專談職場講人生,一派熱辣犀利,3萬多名追蹤粉絲就愛她好惡分明、不裝聖人的反人生雞湯風格。她是網海新明燈,半年出兩本書,第一本書《每道人生的坎,都是一道加分題》熱賣7千本,最新出版的《逆襲者的求生筆記》上市不到3個月銷量破4千本,大出風頭。 在人生的路上,莎莉夫人全力拼搏,但命運就愛捉弄這種人。因為一場生離死別,莎莉夫人失業一年多,跌出「人生勝利組」,潰不成形。 10年前,至愛的父親從檢查出肺癌到逝世,僅短短10個月,為了照顧父親方便請假,她主動申請降職、減薪,最後還是「被離職」。 「我的求學年代沒有生命教育這堂課,沒人告訴我失去至親後的悲傷,該如何面對?內心好像破了洞,即使吃藥也無法入睡。父親走了後,我和母親同房,長達好幾個月,夜裡每個整點起床,確認母親還有沒有呼吸,很怕母親死了。」 至愛的父親走了,原來職場也回不去,就業四處碰壁,她一度接受減薪上班,卻因為就診看身心科被同事發現,辦公室裡,人人用有色眼光訕笑「她有病!」,最後遭上司以「不適合面對客戶」為由被資遣。 命運殘酷,剛強的人一蹶不振,變得很怕死,覺得自己很廢,沒工作沒收入對社會沒貢獻,懷疑自己這樣還配活著嗎? 憂愁、失業、就醫、失眠一年多,最終她體悟到,正如《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的信念,人只要活著就有價值!不管是嬰兒、老人或首富,生命價值都是一樣的,身而為人,不必讓「把生產力當作價值」的工作機器般的思考所束縛。 莉莎夫人後來找到新的職場再出發。 父親走後10年,莉莎夫人坦白仍舊沒有走出悲傷,但已經習慣了與悲傷及憂鬱同行,而且不害怕讓人知道她有憂鬱症,「因為我知道,這世上每個人都有病,差別只在於有些人假裝掩飾得比較好而已。」 怕死還是肯定的,「每當身邊朋友猝逝,我也會想,有一天自己遇到了該怎麼辦?老實說我沒有答案,因為死亡不是我能控制的,只能努力過好每一天,不要等明天或等以後,學會珍惜當下,雖然這樣說很八股。」 聖經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被丟進火爐裡,神尚且這樣裝扮它,更何況你們呢!」人生打擊太多了,期勉你我,每天都要自信充實。 文:Selina  圖:影巷26號--Dino